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徐跃东副研究员到课题组访问交流

2019年1月8日下午3点,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徐跃东副研究员(个人简介附后)在重庆大学A区主教618会议室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。徐跃东副研究员的报告主题是多天线WIFI系统设计:传输、安全、定位与感知。报告由课题组陈超老师主持,刘凯老师也参加了本次学术交流活动。

WiFi网络无处不在,在日常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。最新的WiFi技术中的趋势是接入点(AP)的天线数量不断增加,并将引入了物理层多天线信号处理技术(MIMO)。伴随着物理层的技术进步,一系列重要的问题被相继提出:WiFi MAC链路层协议如何利用多天线的物理层特性、多天线WiFi传输如何与应用层联合设计、多天线WiFi能否物联网应用融合?我们从系统设计的角度出发,围绕多天线特性,开发了基于软件定义无线电和商业网卡的多天线系统实验平台,分别从传输、安全、定位与感知的角度开展一系列的研究。设计了场景感知的大规模MIMO WiFi系统,3D立体流媒体内容感知的MIMO WiFi系统,多用户MIMO的窃听攻击与防御系统,单AP信号混叠、单AP多维信号分离的室内定位系统、基于深度学习的WiFi跌倒检测系统等,为未来多天线WiFi网络设计和物联网应用提供了一定的思路。

报告会议结束后,徐跃东副研究员与课题组师生就WiFi系统设计展开了深入交流。课题组张浩博士生、金飞宇硕士生也向徐老师展示了他们在无线WiFi定位及轨迹跟踪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。各位老师和同学们从这场交流讨论中获得了很大的启发。


简介:

徐跃东于2009年底博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,之后在法国国家自动化与计算机研究院(INRIA)及阿维尼翁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。2013年9月起在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工作,担任副研究员。目前研究方向为AI驱动的网络系统设计、多天线无线网络系统设计、分布式网络的随机建模及其经济学分析。代表性论文发表在ACM CoNEXT, IEEE/ACM Trans. Networking 及IEEE INFOCOM等国际知名会议期刊上。